江苏消费网>黄金 > 正文
一团乱象的早教市场也该规范了
时间:2018-08-10 13:46:23

媒体调查发现,家长对早教的认识发生了变化,不少家长已经从前几年“要不要上”的焦虑,转变为了上什么样的早教机构的谨慎。一些“高大上”的早教机构,时常被爆出没有办学资质、师资问题模棱两可、不少课程东拼西凑等问题。

有评论说,早教市场的“疯狂”源自家长的疯狂,这话听起来十分提气,毕竟专家们一再强调幼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“玩”,一些家长怎么就是不听呢?但当看到新闻报道中,很多教师也把孩子送往早教机构时,对于早教的认识和管理,就必须有所改进了。

2018年《中国早教蓝皮书》显示,2017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可能突破2000亿元,家庭对早教的消费水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,对早教支出500—1000元/月占比最高,达四成多。应该认识到,家长对早教市场的需求是现实存在的,政府有必要对这个消费诉求进行适当的干预使其降温,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工作去引导和规范。当然,如果只是简单去宣传降温,无法解决现实问题。

不难发现,家长对早教的诉求并非是“应试的”:有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亲子训练班,以后更健康、更快乐;有的家长则期待孩子上了培训班后,在思维、习惯、人文素养等方面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……可以说,这些理性的育儿消费需求,早教市场可以满足,也有满足的必要,只要早教市场遵循国家的规定和科学育儿的要求,就没必要一棍子打死。

现实问题是,一些早教机构根本没有培训或者教育的资质,有些机构的课程都是东拼西凑,缺乏科学的安排,有些培训机构则涉及虚假宣传……家长陷入了“只选贵的”“贵的就好”的窠臼,在此刺激下,早教机构的价格更是越来越离谱。从这个角度说,相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,为公众提供可以借鉴的信息。

在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,有些家长为了选择早教机构,都会付出很多精力去调查。相关部门清理违法违规的早教机构并非无法可依。如上面所言,早教机构的问题多是涉及没有资质和虚假宣传,而我国对此方面有严格规定,相关部门完全可以依法对其清理。而虚假宣传方面,民促法规定,相关部门可以对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广告的予以罚款,甚至在情节严重时责令停止办学、吊销办学许可证。在此语境下,早教市场的规范也就成为相关部门“想不想管”的问题了。

众所周知,今年全国各地启动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,此次工作力度之大、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。但必须正视的问题是,这次治理更多关注的是与小学和中学相对应的培训机构,对早教机构的清查力度还不够。这一点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。毕竟,日益庞大的早教市场不能等到出了事情再去管。(作者:刘义杰)

延伸阅读:
版权声明:
    凡注明来江苏消费网的作品,版权均属江苏消费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江苏消费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    除来源署名为江苏消费网稿件外,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。